共話大灣區智慧製造與AI未來—2025世紀講壇成功舉辦!

由大灣區香中心與亞太台商聯合總會聯合主辦的《2025世紀講壇》於3月19日圓滿舉辦。該研討會以「大灣區與創新科技」為主題,吸引了來自粵港台對大灣區有興趣的各界青年、學者、新創業者及項目投資者等逾300人參加。

該研討會邀請了三位重量級嘉賓進行主題演講。全國政協梁振英副主席以「不知而不自知的大灣區創新科技」為題發表了精彩演講,強調合作發展科技創新對粵港兩地以至國家發展的重要性。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倪明選校長以「AI職場革命:失業危機還是生產力躍遷?」為題,分享了其在人工智能的獨到見解,以及大學科研在產學研所發揮的關鍵作用。數字王國集團行政總裁王章樂先生則以「AI創出新未來:創新科技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為題,探討了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趨勢。

在主題演講中,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認為香港與內地之間需加強溝通和合作,內地企業可善用香港的獨特優勢提高品牌價值,同時鼓勵香港各界,尤其媒體、專業團體和商會多到內地考察,瞭解他們的需求,各自將彼此的所需所長結合互補,一同說好大灣區創新科技的故事。針對「不知道」這個問題,他表示今次特邀6家科技頭部企業進行分享,正是要解決「互不知道」的問題。

 

數字王國集團行政總裁王章樂認為:「AI創新科技與自動化浪潮席捲各行各業,在全球化市場挑戰與競爭下,推動轉型升級為產業所需面臨的重要課題。數字王國AI虛擬人技術和多元應用將助力企業提升量能與效率、創造更多附加價值,因應AI時代的創新變革,迅速掌握市場變化創造新商機。」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倪明選校長分享人工智能對職場帶來的機遇及挑戰,指出算法突破啟發了將個人與機構的私域數據及專業領域知識結合以構建接近甚至超越人類的智能體,有助於個人及社會發展。對於人工智能掀起的職業革命,他認為針對人工智能與人類的特點將帶來勞動力的結構性調整。並強調人類在大模型時代需強化自身的技術、倫理、批判性思維等各方面能力,要充分認識AI已成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關鍵因素,通過推動AI職業改革創新走向未來新發展。

 

本次研討會還設置了兩場圓桌討論環節,分別聚焦「智慧製造」「共話AI」兩大熱點話題。在「智慧製造」主題討論中,中科宇航、巨灣技研及廣汽高域等企業代表圍繞主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分享了各自在該領域的實踐經驗和未來規劃。

中科宇航(廣州)裝備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秦峰在談到太空資源競爭時表示:「太空已成為各大國家及其航太公司爭奪頻軌資源、在先到先得機制下『跑馬圈地』的主競技場,商業化與市場競爭的特性日益凸顯且並行發展,我們面臨的佔頻保軌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美歐等先發國家已經存在多家成熟、穩定的商業航太上市公司,通過資本市場獲得了大量資金支援,成功研製出多款大運力、高可靠運載火箭,完成了約佔2024年全球4分之3以上有效載荷的發射。建議利用社會資本支援商業火箭及衛星公司發展,突破低成本、高可靠與可回收等關鍵技術,提升低軌衛星發射及組網能力,以應對日趨激烈的市場與技術競爭。通過引導或設立相關研發基金或融資管道,精准投向優質企業,鼓勵優質企業上市,打通在二級市場融資的通道,促使我們的航太公司在核心技術、發射規模與品質上迎頭趕上,不斷促進全球商業航太市場與技術的繁榮。」

 

巨灣技研總裁裴鋒博士分享如何助力香港綠色轉型時稱:「現在是推動超充香港的最佳時機。巨灣的6C動力電池系統產品以其80%電量充電僅需7.5分鐘、新增續航400km以上的成績,創造了WRCA認證的『最快電動車充電技術』世界紀錄,以其『充電像加油一樣快』的技術和電池產品,將成為香港交通運輸行業減碳最佳的選擇,助力香港綠色轉型。」

 

廣汽高域副總裁鄭家響談到低空出行經濟發展大勢時指出:「2025年,低空經濟正從『概念驗證』轉向『值創造』,成為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增長極。通過政策與技術雙輪驅動、應用場景規模化拓展、及產業生態跨界融合,低空出行也將迎來載人飛行示範運營的元年,並為低空出行安全健康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在「共話AI」主題討論中,雲從科技、小馬智行及科大訊飛等企業代表圍繞人工智能作深入交流,探討了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現狀、應用場景以及未來挑戰。

雲從科技聯合創始人劉君在分享Deepseek帶來的衝擊時表示:「我們熱烈歡迎Deepseek的到來。它的出現,讓更多企業和個人能夠更迅速地享受到大模型產品帶來的便利,實際上也幫我們教育了客戶,極大地推動了市場對相關技術的認知與接納。我們始終秉持開放積極的態度,將其融入到業務發展中,把Deepseek與雲從在視覺領域深厚的技術積累相融合,全力推出更具競爭力的多模態產品,為行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小馬智行副總裁、廣深研發中心負責人莫璐怡博士分享無人駕駛的龐大商機時說:「在各個領域發展過程中,必須是先有技術層面的突破,隨後逐步實現商業化,最終達到大規模落地應用。在無人駕駛應用落地方面,小馬智行團隊投入了大量的努力。我國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自去年起便加速推進,小馬智行推出的Robotaxi服務已在我國四大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正式運營。今年,公司還計畫在中國一線城市部署新一代、更具商業化成本優勢的自動駕駛車輛。目前,大語言模型已經在改變我們的日常工作方式,而無人駕駛作為人工智能發展到第二階段自主智慧體的應用領域,我們同樣預見其將迅速產生深遠的影響」

 

科大訊飛港澳地區市場總監閻晴溪以人工智能如何釋放生產力做分享時指出:「科大訊飛AI發展的重點在於解決社會發展中的剛需問題,例如AI在智慧辦公,以及教育、醫療等垂直行業的應用,並且堅持國產化的技術路線,現時科大訊飛已經實現全國唯一完全基於國產算力訓練的通用大模型。」對於以香港作為出海跳板,閻晴溪補充說:「公司將其國際化“橋頭堡”放在香港,源於特區政府對科技創新和人才引進的大力支持,相信落戶香港對國際人工智能的產業生態,及科大訊飛自身在專用領域的產業落地,都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科大訊飛的智能語音技術已在香港立法會等機構落地應用,醫療方面,香港憑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醫療體系與內地及國際對接。訊飛醫療會和香港公立及私立醫療體系合作,將已在內地廣泛應用的技術落地香港,且以香港為基礎,推廣適應國際醫療實踐的需求,冀為全人類理解及對抗疾病作出更大貢獻。」

該研討會為粵港科技創新發展搭建了高層次交流平台,促進粵港在科技產學研的相互了解,對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交流和了解具有重要意義。